点击关注远山文学微刊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4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34篇:“欢乐幸福之波”和“毕五(猴子)玩耍的坝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14 19:2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34篇: “欢乐幸福之波”和“毕五(猴子)玩耍的坝子”
住在布达拉宫下面的那些日子,每天上午,我就给赵队长当通讯员。给他去送信;按照他提供的地址去找某一个人(那时候拉萨电话线还很少,好多地方都要人们自己走过去找)。而到了下午,队长一般都是在家里,等候着与已经联系好的人交谈,向他们介绍即将成立的地质局的一些情况;回答他们提出的具体问题。来的如果是汉族同志,队长与来人直接交流;如果来的是藏族同志,就由仓决担任翻译员。这时候我也就无所事事了。我就决定,一定要抓紧这个好机会,将布达拉当做自己的课堂(那时候布达拉还没有对外开放),索朗就是“教授”,我一定要好好地读一读“布达拉”这本书!   
又一天,索朗领我去看了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寝殿“萨松郎杰”(意思是殊胜三界),殿的正中供奉着乾隆皇帝的画像,像前还有一块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镌刻着“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的牌位。索郎告诉我:这牌位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牌位树立之后,每年藏历元月初三的凌晨,历代的达赖喇嘛都会率领僧俗官员到这里来朝拜皇帝画像和牌位,行君臣大礼。接着,索朗又带我来到“尼悦索郎列吉”(西日光殿)。他说:“过去,这间殿一般人是不允许进去的,你今天真有福气,就好好开开眼界吧。”我跟着他进入殿内,只见里面设有经堂、客厅、习经室、卧室等,陈设十分豪华,更令我高兴的是殿外有一个大大的平台,站在那里,不但可以鸟瞰拉萨全城的景色,还可以远眺南面的拉萨河。
索朗告诉我:这条河藏语叫“吉曲”,它的意思就是欢乐幸福之波;拉萨原来也不叫拉萨,而是叫吉雪沃塘,意思是吉曲河下游的牛奶坝子。一千多年前的吉雪沃塘,只是一大片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荒原。松赞干布带领着兵士时常来到那里,停留三两天。他与兵士们时而在原野纵马驰骋,射猎野牛、雪豹和熊、鹿;时而跳进吉曲河,在清波碧浪的河水中畅游;有时则登上峻峭的红山巅,久久凝望着吉曲河谷那雪山起伏、雾走云飞的壮美风光。
吉曲河的北方有红山、铁山、磨盘山,三座岩蜂拔地而起,像雄鹰展翅,似狮子跃空,又如同三座天然形成的堡垒。而且这里地理位置适中,东邻大唐,西通波斯,南面是印度和尼泊尔。松赞干布早就看中了这一方宝地,谋划着统一雪域高原后,在这里建立一座永久性的王城。
索朗还告诉我,拉萨河南面高山的背后,就是波翻浪涌的雅鲁藏布江,是藏族的发祥地——泽当。藏语就是“猴子玩耍的坝子。”听到索朗的介绍,也让我联想起了内地的一些地名:白银、铜陵、铁岭、煤山,但那些都是因为当地矿藏而得到的名字;现如今的卫星之城酒泉,则更是因为一个神圣又神奇的故事,让它拥有了那个精妙绝伦的名字。这些地名,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渊源。猴子玩耍的坝子,这个名字的来由是什么?我问索朗,他笑着说:“你问我,我又该去问哪一个?”
说到因为矿产而得到的名字,直到1978年我从那曲地区再次调回地质局,我才知道,在西藏的山南,还有一方宝地,藏族人民将它命名为罗布萨。翻译成汉语,那就是——珍宝之地。这个故事是:一百多年前,就有西方殖民者对那一块宝地心怀觊觎。因此当地人民在一处山包上,建立了一座岗亭,守卫着那一处宝地。1996年我最后一次去罗布萨矿区,那岗亭遗址还在。
罗布萨的铬储量,经过多年的地质工作,已经查明的地质储量为500万吨,是我国唯一的大型铬矿,的的确确是一块“珍宝之地”。但是,就在我写这一篇帖子前几天,我又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好文章——《董树文:大地探索者》,现在将它摘录如下:“作为中国地学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科学项目,董树文希望能从深部的视角重新解释中国大地的形成和现时动。……可能存在‘超级铬矿’的这个区域,在地质术语中叫做‘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国唯一的大型铬矿——罗布萨,就位于这个海拔超过4000米的区域,但是它的储量一直都被认为只有500万吨。这个结论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没有改变过。……通过‘深部专项’发现,在这里有一个长达2000多公里的地带,铬储量丰富。专项首席科学家董树文说:‘这个铬铁矿带有金刚石包体,与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同类矿石十分相似,那里有6亿吨铬矿远景储量。’惊人的新发现是,这里的铬矿石中还存有金刚石,‘过去认为洋壳很浅,表层压力小,不可能生成金刚石。铬矿的包体里发现金刚石,说明这个铬矿形成于高温高压的地幔深层。’现在已经完成的第一种新矿物,被命名为“青松矿”,纪念已于2010年去世的方青松,‘他为在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石中找到第一粒金刚石作出了杰出贡献’。……罗布莎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大型铬矿,由于‘深部专项’,中国将获得几百倍于罗布莎的铬储量。”
去西藏山南旅游的人们,您们来到了拉萨,难道不想到山南——那猴子玩耍的坝子去看一看吗?若是您到了山南,请一定别忘了也去罗布莎看一看呀!  
话归正传。拉萨河的藏文名字:吉曲——        翻译成汉语就是:舒适欢乐之水;拉萨市原来的名字:吉雪沃塘——汉语是:吉曲下游的牛奶坝子(‘拉萨’这个名字,是修建了布达拉和大昭寺之后才有的);山南地区所在地泽当的名字:¬——猴子玩耍的坝子。我觉得这些想象力如此丰富的地名,与古诗里面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那样的千古佳句,完全可以相媲美了。
   我在拉萨住得久了,对这“舒适欢乐河下游的牛奶坝子”的感情也就与日俱增,真正是应了一句话:量变引起质变。我更加感觉到:布达拉不仅仅是人们所赞扬的:雄伟壮观、绚丽多姿、金碧辉煌的一座宫殿;千里雪域高原上,有着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神秘、神奇、圣神、威严、恬静和圆满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悠久的宫殿!自从我住在了布达拉的脚下,自己也就有了好多好多的心里话,想对布达拉宫说。可是我搜肠刮肚地想了好久好久,一直都没有办法——究其实,就是没有那个水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拉萨有了图书馆,我在借来的一本书上看到:1933年,英国殖民者使团来到拉萨,使团成员斯潘塞・查普曼被布达拉宫的威严所折服。他在后来的回忆录《圣城拉萨》中写道:“它(布达拉宫)具有一种桀骜不驯的尊严,这种尊严与其他周围粗犷朴实的大地完美地融为了一体。它还独有一种迟钝麻木、一种一成不变的特质——似乎在说‘我在这里已经有几百年了,我将永远待在这里’。布达拉宫给人这样的印象:它不是由人建造的,而是‘生长’在那里的,与周围的环境极完美地结合为一体。”这也让我想起了《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我倒是觉得这个英国殖民者的一席话,说得恰如其分!
    我后半辈子的大部分岁月,就是在拉萨河畔度过的(唯一的、也是终生的遗憾是,由于命运老人的安排,我已经无法在拉萨河畔走到人生的终点站了,但我还是嘱咐了后人,一定要将我的骨灰投入“吉曲”——这一条“欢乐之河”)!
又一天,索朗老师领我去参观了布达拉宫最古老的建筑——法王洞。老师说:在九世纪时,布达拉宫因吐蕃内乱遭到了破坏,就只有法王洞幸存了下来。洞内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并列的塑像。据说是松赞干布生前建造的。
再一天,索朗领我去看布宫的壁画。 那些壁画构图精巧,珠玑满目,金碧辉煌,人物更是栩栩如生。因为使用的多是矿物颜料,虽然饱经风霜雨雪,它们仍然完好如初,色泽艳丽。
壁画题材也十分广泛,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教义、西藏风土、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等,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我印象最深的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事件,就是通过“使唐求婚”、“五难婚使”、“公主进藏”等等故事,生动地描绘在了画面上。白宫东大殿那一幅著名的 “猕猴变人”的壁画也是难得的珍品。在红宫第六层壁画回廊南侧有一幅名为“赛宝会”的壁画,这幅壁画的场面实在是太宏大了,从布达拉宫一直画到大、小昭寺,画中人物不下千余,非常雄伟壮观。也还有一些风俗画,表现了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赛马、射箭、摔跤、抱石头等各种民间体育活动。这些精湛的艺术品是藏族文明的史诗,它让我感觉到,布宫的壁画就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百科全书。
时间过去了好多年,一次,我在一本杂志上面看到有关“清明上河图”的介绍。说的是那一幅图,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首段描写的是郊外原野景色。枯树草桥,行旅络绎不绝。中段描写虹桥之景。两艘大船穿过虹桥,桥头商摊鳞次栉比,行人云集。末段画的是城内街景。歌楼酒市、作坊医家,人物众多,街头繁华。全幅场面巨大、结构严谨、笔法细致。是历代流传的名画。对于绘画,我是一个门外汉,但我还是觉得:布达拉宫的“赛宝会”壁画,某些方面一定可以与“清明上河图”相媲美;而在另一些方面,它也就填补了清明上河图的不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19-6-15 06:59: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赛宝会壁画是高原的清明上河图。拉萨河与拉萨是西藏的发祥地,布达拉宫是了解高原文明的百科全书。地质科学的新发掘,更增添了雪域的神秘。

点评

老师的点评实在是“到位”。西藏人民肯定欢迎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5 10:01
3#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0:01:24 | 只看该作者
蓝河 发表于 2019-6-15 06:59
赛宝会壁画是高原的清明上河图。拉萨河与拉萨是是西藏的发祥地,布达拉宫是了解高原文明的百科全书。地质科 ...

老师的点评实在是“到位”。西藏人民肯定欢迎您!
4#
发表于 2019-6-15 10:13: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益西索朗老师的精彩华章,让我对西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点评

对西藏各方面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再去高原旅游,那样子才会“不虚此行”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5 19:23
5#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9:23:58 | 只看该作者
蓝河 发表于 2019-6-15 10:13
非常感谢益西索朗老师的精彩华章,让我对西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对西藏各方面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再去高原旅游,那样子才会“不虚此行”呀。

本版积分规则

QQ|电脑简版|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远山文学网    

GMT+8, 2024-4-28 01:10 , Processed in 0.40757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