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远山文学微刊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140篇:西安“取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8-14 08:1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本帖最后由 益西索朗 于 2019-8-14 08:20 编辑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140篇: 西安“取经”
       回到那曲之后,一段时间再也没有谁对我提起试种冬小麦的事情,就好像都忘记了。我这一只被逼上了“架子”的鸭子,也就高高兴兴地从那架子上下来,继续跟着塔局长去下乡,为曹书记收集“新鲜馍馍”。
       5月的一天,局长突然通知我,随地区计委办公室的刘卫东主任去比如县出差。但是去干什么?他没有告诉我,我当时也没有问。到了县里,也不知道刘主任与县委领导说了些啥,后来他就与县农牧科长老罗一起,领着我去了柴仁区,在良曲公社转了一大圈,也不知道他俩又和区委书记说了些什么。再后来,我又懵懵懂懂地跟着刘主任回到了那曲。
       一天下午,我在办公室闲得难受,就从“某克斯”的办公室里找来一堆旧报纸,再给自己倒上一杯开水,舒舒服服地打发着时光。这时候塔局长又来了,说:“放下报纸,跟我走。”我问:“上哪去?”他说:“去了你就知道了。”出了行署那个大院子,局长一拐弯进了几位书记住的小院,我不由自主地收住脚步,问:“局长,您到底要带我到哪里去?”局长笑了笑:“我没有办法说服你,曹书记亲自请你去,看你怎么办?”
       进到书记办公室,曹书记开口就说:“王寿民,我听杨副书记(藏干校的杨孝彬主任。他已经调到那曲地委担任副书记)说,你15年前去藏干校,要求学习藏语文,可那时候藏语拼音已经教完了,他就没有同意。你当时向他打了包票,最后他才同意让你先试一试。我问你,没有老师,你那藏文拼音是怎样学会的?”我回答说:“我去干校晚了个把月,那拼音就是利用一切时间,加班加点学会的。如果学不会,杨主任就会要我立马卷铺盖走人。”曹书记笑着说:“这正好证明了,你的钻研能力还真不错嘛。这些日子,你们塔局长和你收集的情况,对地委参考价值很大,我要向你俩表示感谢。今天请你来,就是想跟你谈谈试种冬小麦。自治区下达的冬小麦试种任务,地区已经在比如县进行了两年,投入种子上万斤,可是光有投入,没有产出。我知道你没有种过麦子,但是你有一股子不服输的钻研劲。这次去山南、林芝和拉萨参观学习,听才旦书记回来说,他又替你在拉萨找到了两位好老师。我没有说错吧?地委相信你,决定让你去比如县,好好种上一茬麦,试种成功了,地委决心在东三县打好以粮为纲这一仗。”见我不说话,书记接着说:“你若是没有意见,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出来。”
      地委第一书记的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我觉得再推三阻四还能有什么意义?再说了,我那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倒真的让他的一番话给“激活”了。我就“照本宣科”地说:“上次在自治区农科所,那里的王老师说西北农学院有一位赵教授,是全国出名的小麦育种专家。1956年,赵教授随中国农业代表团赴丹麦、印度等国考察访问。他认真研究了丹麦的小麦高产经验,并带回几个茎秆较矮、穗大粒多、抵抗锈病、可以作为杂交亲本的品种。1957 年,他用‘丹麦1号’与‘西农6028’、‘碧蚂1号’等品种组配了一批杂交组合。前一组合于1964年选育出“丰产1、2、3号”小麦新品种,它们不仅对条锈病具有良好的抗性,而且茎杆健壮,耐肥抗倒,穗大质佳,适应当时地力,一般增产10%-20%,深受群众欢迎。我还听说那个丰产三号,就是现在我们西藏种植的肥麦一号,我想去拜拜真菩萨,取到真经。”
      书记笑着点了点头。我又说:“我还想向内地有关农科单位多索要一些资料,多拜一些老师,边学边干总比瞎子摸象强。”书记对塔局长说:“王寿民这个要求提得好。这件事就由农牧局来安排。”局长点着头,连声说:“拉索,拉索。(藏语:是。是。也有遵命的意思)。”我很快就到了西安。一下飞机,就直接去火车站买车票去杨陵。别看那杨陵只有一个很小的火车站,但是在那个年代,特别快车在那里也要停车一分钟。据说就是因为西北农学院有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也充分说明了,上世纪国家对科学家确实是很尊重的。
       我在西北农学院找到了赵教授。当我向那位穿着朴素的老教授,恭恭敬敬地递上地委的介绍信时,他飞快地看完信,点着头,一连说了三声:“好!好!好!”接着又说:“我听说你们西藏的江孜农业试验场去年(1975年)在1.78亩试验地里种植的肥麦,创造出了亩产1610斤高产纪录。这说明青藏高原某些地方,具有气候和土壤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生产的潜力很大,关键在于人们能否认识它,并且合适地掌握和运用它。”
       我就将西藏历史上农业生产水平很低,整个那曲地区,除了索县、比如两个县有一些农田,其余7个县都是纯牧业县的情况,都向教授作了汇报。听了我的话,他问:“那你们现在是想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试种冬小麦了?”我不知该如何回答教授,只好也学着他的样子,连连点着头。
       教授说:“西藏我没有去过,但从很多资料上看到,高原与内地的气候差别十分大。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农业生产究竟要靠哪些条件?报纸、广播上天天都在说‘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这说得很对,但是也说得太抽象了。我给你讲一点实际的,那就是我们老祖宗的一句大实话:‘收多收少在于人,有收无收在于天’。在我这个跟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头子看来,搞农业不靠老天爷是不行的。这几年全国农业丰收,除了政策和科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老天爷睁眼,风调雨顺。不是你爬千山过万水,辛辛苦苦来到杨陵,一见面我就给你浇了一头冷水,更不是我在这里向你宣扬靠天种田的宿命论。在试验开始以前,想得周到一些,总是有好处的。”
       教授的一席大实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这就是我有生以来头一回见到的、大名鼎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几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西北农学院教授赵洪璋先生。特别是他那一句“搞农业不靠老天爷是不行的”的大实话,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教授的工作实在是太忙。而且,我这次来拜见他的目的,就是想要多看看,多问问农业试验到底需要做些什么。我实在不敢、而且也没有必要去占用他的宝贵时间。教授明白了我的意思后,就为我指定了一位他自己带的研究生,给我当 “指导老师”。
      我的那位指导老师也很好。那几天,他放下了自己手里的研究课题,带着我在试验田、在实验室里面,让我看了一个够,也让我问了一个够。对于种植冬小麦,我总算是掌握了一些第一手的资料,摸到了一点点路径。  
       在与赵教授告别时,他说:“听小李告诉我,你虽然没有上过几天学,更没有搞过农业科学试验,但你的这股子钻研劲,却令他佩服。现在你就要回西藏去了,我再送给你几句话:搞农业科研选题,只要是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突出问题,都应该去研究。海拔大于4000米,北纬31°的地区,能否种植冬小麦?这本身就是一个全世界也从未有人做过的、值得去探讨的课题。这个疑问有了答案,试验目的也就达到了。”
      上世纪,不论是在内地、抑或是在西藏,人与人的关系,大抵也就是这个样子——平常+真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19-8-15 02:21:45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文前的这一张照片,衷心感谢蓝老师,又让我“回到了”四十几年前!谢谢!!!

本版积分规则

QQ|电脑简版|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远山文学网    

GMT+8, 2024-4-26 05:24 , Processed in 0.4827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