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远山文学微刊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1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27篇:范敏中“送郎上战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8 05:1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我在西藏五十年》—— 第27篇:范敏中“送郎上战场”
1959年春末,上级要求班戈湖地质队组建一个小分队去班戈湖以西寻找硼砂预备开采区。那时候西藏的平叛战斗硝烟正浓,班戈湖往西直至阿里地区的广阔区域,随处都有 “四水六岗”武装叛匪在流窜。小分队那次出发,不但要找矿,还要随时准备与叛匪作战。赵队长经过慎重考虑,指派从朝鲜归来的二级战斗英雄李永担任分队长,还请求上级批准,从硼砂厂挑选军工组建了警卫班。而在确定小分队的技术负责人时,范敏中义无反顾地推荐了自己新婚不久的丈夫刘庭榕。
在班戈湖,老刘就像是一头高原牦牛,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干着自己份内的工作。我在班戈湖工作了近两年,总共就只和老刘说过一句话,那还是大伙一起帮助伙房从卡车上卸煤块,一不小心,我的铁锹碰伤了他的手,鲜血即刻冒了出来。我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忙不迭地向他赔礼道歉。老刘却笑笑说:“没关系,没关系。就当是小蚊子叮了一口。”人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好女人。同样的道理,站在一个成功女人后面的,也必定是一个好男人呀!
小分队出发的那一天,大队部在家的人都去送行。老刘背着一支冲锋枪,老范帮他提着沉甸甸的地质包,夫妻俩来到汽车旁。这时候,由中共西藏工委批准,刚刚从硼砂厂调过来的9名“军工”组成的警卫班,也全副武装、雄赳赳气昂昂地列队走了过来,立刻就给欢送场面添增了几分上战场的气氛。老刘上了车,老范递上那一只地质包,没有听到他俩卿卿我我,更没有看到他俩依依不舍,老范对老刘说的一句送别话就是:“到了杜佳里,不管情况如何,立即将踏勘结果发电报告诉我!”老刘连连点着头。
看着这个场面,我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出现了“送郎上战场”的场面。我又记起《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里的一句话:“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可是范敏中,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小分队一共23个人(分队长、技术负责各一人,地质技术员3人,山地、钻探工4人,汽车驾驶员2人,报务员、机要译电员、炊事员各1人,警卫班9人。)两辆苏制嘎斯51载重汽车,一部军用手摇电台,一张小比例尺军用地形图。
小分队来到了距离班戈湖以西一百多公里的杜佳里,在技术负责人老刘的带领之下,很快就发现了适于人工采挖的硼砂,为1959年的硼砂开采立下了头一功。然后他们又奉命向阿里的雄巴马赞(藏语又名“茶拉卡”,汉语直译过来就是“硼砂湖”)进发。那雄巴马赞距离班戈湖1000多公里,小分队刚走到半路,带路的向导因为害怕遇到叛匪,竟不辞而别离开了小分队。老刘与李永商量之后,就凭借着那一张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一只指北针,带领小分队继续向雄巴马赞前进。就在快要到达目的地时,两辆汽车都抛锚爬了窝。那个年代,在世界“屋脊上的屋脊”——阿里荒原上,别说是汽车零件,就连一根铁钉子也找不到,修复汽车根本没有了希望。所幸电台还能与大队正常联系。大队接到小分队的求救电报,立即电告青海地质局,地质局上报地质部,再通过总参谋部,辗转将这件事情通知了南疆军区,最后是南疆军区命令驻阿里的骑兵支队,专门派出部队去寻找到他们,再将他们护送到阿里分工委的驻地。分工委领导批评他们的行动“冒险、胆大”。老刘却心有不甘,又在谋划着,想租借马匹返回雄巴马赞去工作。幸好分工委领导及时发觉了他的“阴谋”,立即命令骑兵支队派人专门将小分队人员“保护”起来,不准他们随意行动,其实是害怕他们再次去“冒险”。
后来他们从阿里往北,经新疆、甘肃、青海,辗转回到了班戈湖,当时我就向李永问过一些情况。这位解放战争时期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然后又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的全军二级战斗英雄,这时候却显得出奇地平静,他淡淡地一笑,说:“要说那些个乌合之众的叛匪,我还真没把他们当一回事!可一想到二十来个同志,特别是老刘和那些北京来的大学生的安全都压在了我的肩头上,你说这担子该有多重?说句心里话,我打了那么些年的仗,这次可真是提心吊胆!”
想起往事,我从箱子里翻出了1978年我和李永等几位老同志在拉萨重逢后,在布达拉宫前照的一张照片,前排右就是战斗英雄李永。(只是现如今,布达拉宫前面的大树都被高楼大厦和广场替代了。真可惜!)
达赖发动的反革命叛乱,很快就被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平息了,西藏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民主改革,也迎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好时光。1960年再次成立了西藏地质局,班戈湖地质队也改名为藏北地质大队,接着又从内地调来了大批地质技术人员,成立了藏南、藏东以及煤田、地球物理探矿等几个地质大队。1961年召开全局地质队长、书记会议,我又在拉萨见到了老范。还是那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还是那一头短短的头发,还是是那一身地质工作服,脸上还是映着两块“高原红”。除了脸上添了些许皱纹,多了几分沧桑,依旧是我1958年在西宁小城里见到的那个范敏中!只是这时候,她的肩头上又多了一副“担子”——西藏地质局藏北地质大队副大队长兼总工程师。这就是第一个从北京来到班戈湖的女大学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19-6-8 06:05:1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分享精彩。遥致问候!

点评

站长好!祝扎西德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8 08:30
3#
 楼主| 发表于 2019-6-8 08:30:23 | 只看该作者
蔚青 发表于 2019-6-8 06:05
欣赏佳作,分享精彩。遥致问候!

站长好!祝扎西德勒!
4#
发表于 2019-6-8 09:06: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佳作欣赏,致敬问好!

点评

谢谢老师!还盼望着老师多多指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8 11:12
5#
 楼主| 发表于 2019-6-8 11:12:40 | 只看该作者
鲁宏 发表于 2019-6-8 09:06
佳作欣赏,致敬问好!

谢谢老师!还盼望着老师多多指教。

本版积分规则

QQ|电脑简版|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远山文学网    

GMT+8, 2024-4-20 02:20 , Processed in 0.38024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