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远山文学微刊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40|回复: 0

倾听汶水汤汤(文学评论)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591

帖子

4053

积分

总监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053
发表于 2018-10-16 07: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倾听汶水汤汤
                    ——试评胡永生的长篇小说《汶水汤汤》

《诗经》有云:“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汤汤汶水,涛声依旧。
汶水在泰山脚下汤汤流去,滋润着两岸的土地,滋养着两岸的人民,孕育着两岸的文化和历史。
这条大汶河,是我这个胶东半岛的汉子平生实地亲眼见过的最大的河流,比我们胶东著名的五龙河要大得多!说来很是惭愧,我不喜欢旅游,因而对于名山大河就越发显得孤陋寡闻了。亲眼目睹汶河的雄浑与辽阔,还是二十多年以前的事儿了。1993年,狠狠心丢掉爬格子写小说的爱好,考学去,于是考进了泰安师专中文系,在这所颇有名气的高等学府里聆听了林祥征、姜全吉、藤吉渊、姜连科、齐勉、刘欣等老师的教诲。也就在这里,与胡永生先生成了同班同学。那时的胡永生,就在文学上表现出不凡的才气,记得学校里举办文学征文活动,胡永生邀请我与他一起参加,那时爬够了格子的我一口谢绝,而胡永生却拿到了那次文学征文的最高大奖。
毕业离校前几天,我们同宿舍的八位兄弟刘元祥、刘涛、徐仁珂、孙兆振、贾芝文、张蕴青、胡永生和我结伴来到了孙兆振的家里做客,孙兆振家住泰安郊区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恰巧就在汶河边上。吃饭前,我们八人来到汶河洗澡,就在此时此刻让我见到了雄浑辽阔的大汶河,当时十分得激动,感叹大自然这个造物主的神奇,让胡永生这些当地的兄弟们实实在在地讥笑了我一把,他们说你真是井里的蛤蟆啊,这话是不无道理的。
往事历历在目。特别是2016年的夏天里接到胡永生寄来的他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汶水汤汤》,一边读着,一边往事涌上心头,勾起了不少的回忆。
胡永生先生是当代活跃在我们山东文坛上的知名作家、编剧。他的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的书名,并且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是一部厚重的长篇小说,作为老同学,我拜读之后,就不能不说点什么,虽然我是文学批评的门外汉。
(一)
长篇小说《汶水汤汤》就其内容而言,应该说这是一部反映汶河两岸历史的鸿篇巨著,小说里蕴含着鲁中文化与历史的精髓,沧桑而厚重。
首先,我们来看小说中陈、胡两家的生活及其历史。
辛亥革命以后,生活在东海边上(日照一带)的胡大正一家遭受了倭寇的杀戮,身为老中医的胡大正的老父亲奋起杀敌而牺牲,掩护胡大正带着年幼的两个儿子继世、继芳逃出魔掌,胡大正的妻子和女儿被冲散不知去向,于是胡大正带着两个儿子由东海逃难、寻妻女来到了汶河边上的新甫镇,因胡大正医术高超,被陈世安收留下来,并相赠汶河对岸的桑园,陈、胡两家几代人的情感故事由此徐徐展开。
——胡大正用医术让陈世安的儿子吉昌生下双胞胎儿子陈前、陈万。
——胡家精心打理桑园。
——陈、胡两家建诊所、书院,修祠堂。
——陈家想收回送给胡家的桑园。
……
小说一直将陈、胡两家的生活写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时间跨度将近一个世纪。这样,作者就让陈、胡两家作为生活在汶河两岸的千百万寻常百姓人家的典型代表,用他们的生活去反映汶河两岸人民的生活现实,从而折射出这近百年来汶河两岸的历史轨迹,甚至是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
其次,我们来看新甫镇,或者说汶河两岸的历史。
新甫镇是长篇小说《汶水汤汤》主人公生活的地方,也是汶河两岸的一个市井聚落的典型代表。新甫镇的人们和陈、胡两家几代人在这里演绎着自己的故事,从而创造了历史。
——陈千去城里当差、继而升官,甚至做了国民党的县长;继芳抗税,继而带人专与陈千做对头。
——继芳参加革命队伍,加入共产党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傀子来到汶河两岸,陈千做了汉奸县长,其父吉昌不认这个不孝子孙。
——继芳参加王德义的八路军,打鬼子,保家乡。新甫镇的乡亲们修围墙,准备抵抗日本鬼子的入侵。
——日本鬼子来新甫镇扫荡,吉昌与人本鬼子对抗残废了一条腿。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又来抢占胜利果实,内战爆发,摇身一变又是县长的陈千丢了县城,不知生死,去向不明。
——继芳参加革命工作,去了外地。
——人民政府搞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分子,陈家被划为富农。
——搞互助组,成立人民公社,搞大炼钢铁。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整田老师,整陈万。
——1978年后,开始拨乱反正。
——改革开始,陈千从台湾回来了。
——汶河两岸建污染企业。
——陈、胡两家的后人在政府的支持下为汶河两岸编撰历史文化文献。
……
发生在新甫镇、汶河两岸的桩桩件件事件,无不打上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烙印。这些事件概括起来就反映了五个时期的历史,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后各个时期、1978年三中全会后。纵观这些发生在新甫镇、汶河两岸的历史事件,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近百年历史的缩影吗?
可见,我们说《汶水汤汤》是一部反映汶河两岸历史的鸿篇巨著,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说《汶水汤汤》与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长篇小说《汶水汤汤》就其艺术来说,也是极富成就的,彰显出作者驾驭长篇小说的不凡才能,实是大手笔。
第一,小说的线索设计清晰,明暗齐头并进,以此展开了故事情节,可谓是用心良苦。
小说的明线,就是陈、胡两家人的生活轨迹。作者的行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不论是叙述,还是描写,都是围绕着这条主线来进行的。
小说的暗线,就是陈世安留下的半句进洞的密语,以及林先生缄口不语的另外半句密语,这不仅增添了小说的几分神秘,更是为小说一步一步推演下去以至于揭开面纱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
第二,作者的想象力丰富和文化积淀雄厚,使得这部长篇小说极具张力。小说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在虚构中营造着真实,以及小说所呈现出来的医学、古文化、历史等知识,无不显示出作者文学底蕴和文化底蕴的丰厚。
小说一开篇就写胡大正从东海领着两个儿子逃难寻人来到新甫镇,在这里扎下了根,从此陈、胡两家故事不断……谁能说这不是生活的真实,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的虚构?
作者在小说里设计的那个“甲乙丙丁”山洞,以及围绕着这个山洞所生发出来的故事,谁能说不是真实的,谁又能说虚构的东西少呢?
小说整篇的章节题目的设计,暗合了林先生读《史记》的批注,也与山洞的“甲乙丙丁”的密语相互衬映,一个是天干,一个是地支,而且更是表现出作者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现实相融合的理解匪浅。
第三,小说人物塑造与刻画是成功的,这是《汶水汤汤》艺术成就不菲的最好佐证。
在这里,不想一一罗列,只对小说的主人公胡大正、吉昌、陈千、继芳试做分析。
胡大正是个什么形象,其性格特征如何?胡大正是个多多少少读过几天书的人,他与是老中医的父亲一起生活,耳濡目染,学得了诊脉、治病的手艺,是一个二十世纪里有点文化和知识的善良的乡村医生的象形。从胡大正来到新甫镇被陈世安家里的狗咬伤,到与陈家几代人一起共事,以及与新甫镇的人们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不难看出,胡大正性格特征就是善良、有韧性,为人心胸开阔、大度,想他人之所想,肯为别人排忧解难,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三思而后动,极富正义感,因而使得他这个外乡人能在新甫镇牢牢地扎下根开花结果,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可以说,这是那个特定的年代里乡村里有知识、有文化、有手艺人的典型代表,他与林先生有着好多相似之处,其职业道德与操守都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陈吉昌是老财主陈世安的儿子,他的老子在长篇小说《汶水汤汤》里只是一个铺垫性的人物,而他却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陈吉昌的爹在世时,家里就已经是拥有不少土地、桑园的富裕人家了,这些家产都是陈家人一辈一辈辛勤挣下来的,并非是巧夺豪取而来的,正如中国农村那时大多数富裕人家一样。到了陈吉昌手里,陈家开始走下坡路了,慢慢开始败落了。吉昌是个农村破落财主的典型代表形象。吉昌也善良,但是有点狡黠,还有点自私与狭隘,而且极好面子;在他的骨子里面,他敢于追求真爱,不怕世俗的讥笑;对于儿子陈千,他是很铁不成钢,尤其对儿子为日本鬼子干事更是接受不了,认为这是有辱祖宗,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因而在日本鬼子面前残废了一条腿;吉昌对于新甫镇的乡亲们那是没得说的,建诊所,修书院,建祠堂,修围墙……无不是自掏腰包,没有半句怨言,公益心特强。可见,陈吉昌是那个时代乡村里富有正义感的富裕人家当家人的典型代表形象。
陈千,是吉昌双胞胎儿子的老大,是陈万的哥哥。这个人物在整个长篇小说里可以说是个立体的人物,他是坏事好事都做过,你不能说他就是个坏人,也不能就一下子断定他就是个好人,他有他自己的性格特点,是小说里最具个性的人物。你看吧,他从小与双胞胎的弟弟不同,向往做官,于是就从狱吏做起,加上有心计,溜须拍马,一步一步坐到了国民党政府的县长的交椅上了;胡继芳带人起来造反与他为敌,他还能考虑到陈、胡两家的老交情放了继芳一马(当然继芳也放过他一马);做了日本鬼子的伪县长之后,他也不是成了铁杆汉奸,而是对鬼子应付,对于抗击鬼子的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共产党的队伍来了,要攻打县城了,他仓皇而逃,不知去向;改革开放后,他思乡心切,带着大笔的钱从台湾回来投资建设家乡……这就是陈千,在他的身上无不打上了现代史的烙印,应该说这是长篇小说《汶水汤汤》里一个极有代表性的人物,从社会政治层面来讲,正是由陈千和继芳这两种人创造了新甫镇或者说汶河两岸的现代史。
胡继芳,是长篇小说《汶水汤汤》里另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没有他,新甫镇乃至汶河两岸的历史就会黯淡无光,甚至是没有意义的,可见继芳在小说里是何等的一个主人公啊!继芳从小就有反叛精神,在吉昌撺掇县长来新甫镇征税时(这是吉昌想弄回桑园走的一步臭棋),吉昌就敢于起来反抗;自己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与田荷一起私奔,结为伉俪;继芳拉起一支武装力量,与官府对着干,并加入了王德义领导的共产党;继芳组织队伍进行抗日,杀了日本鬼子一个头目;继芳参加人民解放军工作队,去南方进行土地改革,后来回到家乡继续工作,担任新甫镇的领导;改革开放后,为家乡继续做事……继芳做的这一切的事情,都是我们共产党人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历史见证,他是新甫镇乃至汶河两岸共产党人的典型代表,没有他和王德义这样的人,新甫镇、汶河两岸乃至全中国的历史都不会这么辉煌的!在长篇小说《汶水汤汤》里,继芳是作为一个崭新的阶级的领军人物来塑造与刻画的,他是与陈千及其那个没落阶级所对立的,是水火不相容的。
胡大正,吉昌、陈千、继芳是长篇小说《汶水汤汤》里四个最主要的人物,有了他们,新甫镇和汶河两岸才创造出崭新的历史。
第四,小说整体架构不凡,体现出作家驾驭长篇小说的才能;小说的语言精练,叙事或者描写都是毫不拖沓,干净利落。
(三)
现在来说我的一点建议。
首先,我觉得《汶水汤汤》这部长篇小说在整个叙述的行文过程中,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衔接上不是那么自然得体,也就是说有些突兀了,给人的感觉过渡得太快了。
比方说,建国后的五十年代里,1952、1953的镇压反革命,到1958年的“大炼钢铁”,再到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这几个阶段里的故事就写得前后衔接不是那么自然,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
再比方说,小说的第二十六章(303页)开始写“拨乱反正”了,到后边所写的事儿,就感觉有“早”了的意思。1978年党的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复出后,才开始提出“拨乱反正”,尔后直到1983年底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才在全国推开,再后来才是工业等方方面面实行了改革。
其次,小说的细节尽管不少,但是我觉得让读者过目不忘、刻骨铭心的不多。我们都知道,一个短篇小说没有一两个精彩的细节,小说就会不精;一部中篇小说,或者一部长篇小说,也必须是要有许许多多的精彩细节的,这样小说的人物才会被刻画得饱满,血肉鲜活的。


总之,瑕不掩瑜,《汶水汤汤》的确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堪与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相媲美。
胡永生先生大学毕业这几十年里应该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的确是读过了很多的书,对文学,对历史……等许多的领域的东西都有过研究,积淀起厚实的生活,他没有虚度光阴,于是才会有了《基层法官》《汶水汤汤》……等沉甸甸的果实。我特别惊诧他的知识面之深之广!
胡永生,你是我们同学的骄傲,是我们泰安师专的骄傲,是我们山东父老乡亲的骄傲!
向你学习,为你祝福!

本版积分规则

180 秒后自动关闭 欢迎注册远山文学网!请用中文注册,留下真实简介,并加微信18781033178,以便第一时间审核通过。

QQ|电脑简版|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远山文学网    

GMT+8, 2024-3-29 06:44 , Processed in 0.47622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