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远山文学微刊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57|回复: 1

地名故事三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3 18: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本帖最后由 凤凰山人 于 2018-1-14 10:08 编辑

                                                                                 地   名   故   事   三   则                                                                                                     
                                                                                                                         凤凰山人
                                            

                                                                                                                            (一)箕子山的来历
     在昌乐县东北边境与潍城区接壤的地方有一片丘陵地带,沟壑纵横,岗峦起伏。村民称之为“山”,其实高度不过一二百米,其中一山名为“箕子山”,西距刘坤家庄约一公里,北距虎头山约一公里。《昌乐县续志.山川志》是这样记载的:“自朱刘店......迤南五里曰箕子山,野老相传,殷朝箕子佯狂,率多数人出奔高丽,路径此而驻宿,山因名焉。”
     查史可知,箕子确有其人。箕子,殷商末期贵族,是纣王的叔父,文丁的儿子,官太师,因其封地于箕,故称箕子。纣王无道,整天淫乐而不理朝政,箕子屡谏无效,心冷,索性割发装癫。
     纣王末年(前1124年),武王兴兵伐纣,决战于牧野,纣王兵败自焚,商朝灭亡。箕子避乱箕山(今山西晋城之棋子山)隐居。
     武王灭商后,求贤若渴,恳请箕子出山,共同治国理政,箕子不愿做周之顺民,坚辞不出,后率弟子及一批商朝遗老故旧离开箕山,向东方逃亡。
     箕子一行到达今山东黄海之滨,乘木筏出海,越过几个岛屿,因不适于居住,继续前行,渐渐到达一处陆地,因见山明水秀,芳草连天,一派瑞丽景象,便将那地方叫做朝鲜,遂率众人定居下来,建立了箕氏侯国。后来武王派人到朝鲜封箕子为朝鲜侯,做了朝鲜箕氏王朝的第一代国君。
     登上箕子山,面南而立,右手向西所指,正是山西晋城方向;左手东方即是黄海之滨,由晋城而黄海,从箕子山经过确为最近距离。山的西面向阳坡一片凹陷之地,空旷平坦,便于大队人马驻扎休整。“野老相传,殷朝箕子佯狂,率多数人出奔高丽,路经此而驻宿”看来似有可能,因而山名“箕子山”。
                                                                               箕子东渡去朝鲜,   驻宿昌乐箕子山。
                                                                               千年功过谁予说,   登山寻古缅先贤。
                                                                                                                                                   

                                                                                                                          (二)圣母山的来历

      由朱刘店村东稍南五六里有一小山,叫虎头山,海拔147米,面积约0.3平方公里。此山稍南有一山叫孝子山,呈东西向,面积略大且狭长,顶部略平。两山相连,由朱刘店远望,形似一老虎,面北而卧,统称卧虎山,孝子山为虎身,虎头山为虎头。《昌乐县续志.山川志》载:“由朱刘店东稍南五六里曰虎头山,其上有两石相对如虎头故名”经村民实地考察,虎头山北面叫虎脸,有两块东西相称,略微隆起的大石头裸露地面,村民称其为“光悠石”,二石正处在老虎头上眼睛的位置,平日里周围青草茵茵,唯有两石所处位置寸草不生,好像老虎圆睁两眼,目视远方。冬日里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冰雪融化时,雪水经两石向下流淌,傍晚结成一层薄冰,像两面巨大的镜子挂在山腰,夜晚皓月当空,月光照在冰面上,反射出来的两束银光,直射北方寿光市境内,相传老虎眼光所到之处必出圣贤。
      寿光市斟灌故城离此地四十多里,斟灌国有一女子名侯冈,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领,有时夜晚外出,竟有两束明亮的月光从南方射来为其照路。后来侯冈嫁给了伏羲氏部落一个姓风的男子,不久生下了仓頡。仓頡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寰宇,堪称人文初祖,造字圣人,其母侯冈被后世尊为圣母,虎头山遂被称为“圣母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附近村民大肆开山取石,整日里炮声隆隆,掠夺性的开采致使整座卧虎山不复存在,成了一个巨大的矿坑。2004年昌乐县人民政府颁布八号令,封山禁采,并对废旧矿区进行治理整顿。盛夏时节,雨水充盈,矿坑里碧波荡漾,呈现了一片水碧天蓝,草青树绿的美丽景像,吸引着远近游客前来驻足观光。
                                    



                                                                                                                              (三)响埠的来历

       朱刘店村东里许有一土埠,高不过百米,埠上黄土覆盖,青草茂密,村民称之为草龙山。黄土下蕴藏了丰富的石灰岩,千百年来为村民建筑房屋,修造桥梁,雕刻石碑提供了大量优质石材,村民们在山顶建了一座石庙,对山神爷顶礼膜拜。相传草龙山山神乃北海龙王之子,曰青龙。
      草龙山北坡有一洞穴,黑咕隆咚,深不见底。据说这个深洞直通北海,群众称其为海眼,是山神来往于北海和草龙山的通道,也是山神的的栖息之地。
      古时有一卖箔经的人,到朱刘店赶集,下集后路过海眼处,自己手中还有三捆箔经没有卖完,一时兴起,忙把箔经连接起来,拴上一块小石头,坠入海眼,直到箔经放完了,还没到达海眼底部。提上来时,只见箔经上端三米处是干的,其余部分全部濡湿。
      草龙山西侧是朱刘店村,长登古道穿过村子从山下经过,道旁有朱、刘二姓分开两店,一曰刘家店,一曰朱家店。忽一日,有一客人来朱家店就餐,点了两个菜,要了两壶酒,要与店主同饮,店小二忙将店主叫来。店主见客人仙风道骨,举止文雅,谈吐不俗,忙叫店小二加酒加菜,热情款待。彼此一番客套后,客人曰:“此村何名?”答曰:“朱刘店。”“村东何山?”“草龙山。”客人曰:“我观此山不高,形同一埠。你姓朱,猪岂敢吃草龙山的草,不如改叫‘糠埠’,对你的生意及家族都有好处。”店家顿悟,忙请客人重写店牌。店主叫小二把店牌拿来,客人在店牌上端横加“糠埠”二字,形成了“糠埠朱家店”。自此以后,朱家店生意兴隆,家族人丁兴旺。店主生下了八个儿子,个个虎背熊腰,魁梧健壮。由于朱家店地处官道旁,行脚客商、官府差役、达官贵人往来不绝,时间一长,草龙山也就改叫糠埠了。
      草龙山神非常不高兴,心想,我的地盘不经我允许,连名字都给改了,岂有此理,我还在这里干什么!

      一天夜里,忽听轰隆隆一声巨响,好似天崩地裂,一条青龙从草龙山北坡冲天而起,一道亮光向北方飞去,消失在茫茫夜空。
巨大的声响惊醒了附近村民,当村民们觉察到青龙因改山名而盛怒之时,一致同意将此山更名为“响埠”,意思是牢记青龙之怒,不再做惹恼青龙的事情了。自此以后,朱家店变得生意萧条,不久便倒闭了;朱氏家族人丁不旺,因猪怕响声惊吓,朱氏族人纷纷搬走,至今所剩无几。朱刘店一带几百年来风调雨顺,太平无事,“响埠”之名流传至今。
       自上世纪中期,响埠已被水泥厂家属院占据,旧貌不在,唯海眼尚存。2016年潍昌路改道朱刘店街里,经过响埠北坡,路基下挖时发现一洞,深不见底,此乃旧时海眼也。
                                 





发表于 2018-1-14 19:0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名来历不凡!欣赏佳作!

本版积分规则

180 秒后自动关闭 欢迎注册远山文学网!请用中文注册,留下真实简介,并加微信18781033178,以便第一时间审核通过。

QQ|电脑简版|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远山文学网    

GMT+8, 2024-3-29 15:20 , Processed in 0.47307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