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远山文学微刊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9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叙事散文] 民间艺术奇葩——三饶“摆桌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19 19:2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民间艺术奇葩——三饶“摆桌碗”

摆桌碗,顾名思义,就是把桌和碗(包括盘)摆出来,碗盘当然摆在桌面上,再在碗盘里摆上经民间艺人创作的各种各样农作物艺术品。
三饶人大多数由河南——福建——大埔等移居而来,桌碗也由中原传播、演变、改进而来,在年复年的民间自发竞争中日趋完善,日益科学,终于形成今天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奇葩。由于三饶是侨乡,经过华侨的热情传播,故摆桌碗活动也轰动海内外。
三饶镇是原饶平县县城,县治有476年历史,据考证,在饶平开县之初,就有摆桌碗的存在了。
三饶城里有六社,社社有摆桌碗的活动,每年六社轮流从正月十二夜摆起,摆到正月十六夜结束。为什么摆桌碗?有人认为,一来谢天谢地谢君王,故各社桌碗都摆在土地庙前;二来自我肯定及热烈庆祝去年的劳动成果;三来企求新年更大更好的收成;四来显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五来在相互竞赛中激励对方;六来祈求身体健康,财丁兴旺……
如今,六社中惟独西巷摆桌碗最具传统性,最具排场性,手工制作及彩绘艺术也最为迷人。
西巷摆桌碗艺术的传承人,老一辈有:男,以谢坤文(74岁)、黄瑞鑫(71岁)为代表;女,以黄赛金(91岁)为代表。新一代有:男,以陈仁明(50岁)、黄克明(50岁)为代表;女,以谢少贞(40岁)为代表。目前,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再不重视,摆桌碗艺术也面临断层的危险。
二0 0六年,西巷老人组就决定二0 0七年正月十六夜不再摆桌碗了,原因有四:
第一,经费缺乏。
第二,治安秩序难以维持。
第三,缺乏人手。
第四,怕扣帽子“迷信活动”。
特别第四,令西巷老百姓伤心,发誓从此不再摆桌碗了。
然而,经过文化局林局长等一行人的一再劝导、激劢和保证,西巷老人组十几位老人经过热烈讨论,童心重现,一秀才终于拍案而起:“既然国家这么重视,要保护我们的劳动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何况其他地方都在争着申报。如今你们把好事送上门来,还赐名曰采青艺术,我们若还无动于衷,我们就是冷血动物。六百年来,我们的祖先都无偿坚持摆下来了,若今日断送在我们手里,我们不仅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后代,更对不起党和国家。政府补不补偿,我们都来认真地做。俗话说,十补九不足。经费,我们来筹集;人力,我们来组织;艺师,我们来邀请;秩序,你们务必请警察维持。我们提前准备,力争把明年正月十六夜的桌碗摆出特色,摆出水平,摆出成功。”
这是一帮可敬可爱的老人,说到做到,在场者无不激动万分,心情舒畅。
老艺人谢坤文接到电话,第二天乘早班车专程从汕头赶回西巷参加由文化局主持的座谈会,鼎力支持。他毫无隐瞒介绍说:“摆桌碗有盘、碗两种,盘盛动物造形艺术品,碗盛植物造形艺术品。动物造形有飞行类,诸如蜻蜒,蝴蝶,老鹰,等等;有水底类,诸如龙虾,泥鳅,鲤鱼,等等;还有十二生肖,各呈异彩。植物造形有米、芝麻、黄豆、洋葱等等。造形名曰:年年有余(鱼)、遐(虾)迩闻名、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出污泥而不染,太多了,足有一百多种。尤其大猪扮‘仙翁赶鹤’,是上等之作。把猪杀后,从猪后背开刀,取出内脏,塞入稻草,让猪肚鼓起来。猪后脚直立,猪前脚扮仙翁手,猪尾巴做仙帚。把网窦油披在猪身上做袈纱,猪心做仙桃,猪肠做仙杖,等等。真是传神之作。”
按照惯例,每年摆桌碗,新婚新丁必须承担重任,依此类推,毫无怨言,皆大欢喜。另外,社里各家各户尽其所能,彼此之间都不认输,把艺术品摆得琳琅满目,有条有序。其余高难度的不可外扬的艺术品,则由传承人来制作完成。传承人德才兼备,无私无畏,备受尊敬。例如制作一碗“芝麻开花节节高”艺术品,头对头,尾对尾,至少要花去艺人三天的时间,聚精会神。西巷摆桌碗的斋货,由面粉和麦芽糖混和制作而成,一般可摆放置三个月以上,不变质,不开裂。至于本命年的生肖,给予相当醒目的位置,用纸糊竹架,依样画葫芦,又高又大。
为什么要摆桌碗三个字,其实,制作是艺术,摆也是艺术:摆得好,排列有序,赏心悦目;摆得不好,参差不齐,有碍观赏。
谢坤文表态,决定放弃去香港澳门旅游,在深圳过完春节,提前回家筹备。
……
二0 0七年正月十六夜到了,西巷二百多米长五六米宽,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欢声笑语,赞不绝口。潮州民生直播室,饶平电视台,等等,对这些轰动山城已久的艺人活动进行录像和报道。
陈仁明自己就制作了一百多种艺术品,一百多桌上千件艺术品并列在一起,灯光照耀,五光十色,惟妙惟肖,令人垂涎三尺,为之陶醉,流连忘返……
文化局己在积极主动准备资料,连同录像片一起要呈送省和国家有关部门,力争把三饶桌碗艺术通过鉴定会,至少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巷人激动不己,从某种意义来说,六百年来的摆桌碗活动,终于摆出三饶,摆出潮汕,摆到广州,甚至摆到中南海。
祝愿“民间艺术奇葩——三饶‘摆桌碗’”早日冲出潮汕,让世人欣赏到民间艺术的另一道风景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18-3-19 22:54:17 | 只看该作者
非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艺术的升华,当竭力保护传承。欣赏学习!
3#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09:11:48 | 只看该作者
荷语 发表于 2018-3-19 22:54
非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艺术的升华,当竭力保护传承。欣赏学习!

4#
发表于 2018-3-23 08:44: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民间艺术,必须传承!欣赏佳作!
5#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08:53:26 | 只看该作者
舟上客 发表于 2018-3-23 08:44
民间艺术,必须传承!欣赏佳作!

本版积分规则

180 秒后自动关闭 欢迎注册远山文学网!请用中文注册,留下真实简介,并加微信18781033178,以便第一时间审核通过。

QQ|电脑简版|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远山文学网    

GMT+8, 2024-6-8 00:11 , Processed in 0.61862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