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山文学网

标题: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62篇:那曲的孝登寺 [打印本页]

作者: 益西索朗    时间: 2019-6-29 10:22
标题: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62篇:那曲的孝登寺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62篇:那曲的孝登寺
       那天下午,黄所长对我说:“你想了解黑河的文化,今天有时间,何不到孝登寺去看一看。”我说:“所长同志,我1960年到拉萨参加筹建地质局,开始时只有我们八个人,就被安排住在布达拉宫下面的‘雪’村,那几个月,我只要没有事,就会跑步去登布达拉,住在那里面的喇嘛和寺庙工作组的人,几乎都成了我的老师和好朋友;后来地质局人多了,我们搬到拉萨北郊,也是住在色拉寺下面;后来人更多了,又搬到拉萨河南边的采觉林去,但还是住在寺庙附近。这小小孝登寺还值得一看吗?”老黄说:“你说的拉萨那些大寺庙我没有去过,但你也千万别小瞧了孝登寺,它的历史还真是非同小可。”我说:“那就请您再讲给我听听吧。”下面就是黄所长的‘孝登寺解说词’:
孝登寺是全藏北最大的寺庙。听说它的建立跟一场突如其来的天花病,还跟清朝的乾隆大皇帝有关系……
别看老黄没有读过几天书,可是在部队那个大学校里锻炼了那么些年,口才真是好得很。短短的一句话,就将我对孝登寺的兴趣提了起来。若是在现在,他天生就是一个出色的导游。可这时候,他却笑嘻嘻地卖开了“关子”,不再往下说了。我急忙问他:“那后来呢?”他反问我:“你刚才跟我摆了一大堆拉萨的大寺庙,我们黑河小小的孝登寺哪里敢跟拉萨的大寺庙比。还有摸子(湖南话:什么)‘后来’好讲哟?”我说:“所长同志,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他点着头高声接上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诗还算中听。看你这着急的小样子,我就再给你‘名’一回吧。”他接着说道:
两百多年前,一次藏北地区天花病蔓延,死人无数,驻藏大臣和噶厦政府急忙奏报朝廷,惊动了乾隆大皇帝,听说是拨来白银数万两,救济灾民。疫病过后,藏北官民为报皇恩,就修建了这孝登寺。这可不是哪一个人编出来的故事,在拉萨大昭寺,现在还立有当时驻藏大臣撰写的“种豆碑”为证。但那时候的孝登寺只是一个帐篷寺庙,藏话就叫做‘嘎尔贡巴’。”我打断老黄的话,说:“您先等一下。‘贡巴’的汉语是寺庙,这没有错。但这‘嘎尔’是什么意思您能告诉我吗?”老黄笑着说:“嘎尔也是藏话,你这从藏干学校毕业出来的秀才倒要来问我这个‘丘八’佬,我又去问哪一个?” 我告诉他:“‘嘎尔’在藏话里有‘聚集’的意思”。我刚说到这里,老黄高兴地说:“‘聚集’?对呀!想必那帐篷寺庙一定很小,供上菩萨,再坐上几位念经的喇嘛,差不多也就挤满了,前来烧香拜佛的信众就只得聚集在帐篷外面,这就是‘嘎尔贡巴’呀”!。我真没有想到呀,老黄还真的有语言天才。正在这时候,听到一阵电话铃声。老黄忙丢下我接电话去了。


作者: 鲁宏    时间: 2019-6-29 11:41
佳作欣赏!问好老师!
作者: 益西索朗    时间: 2019-6-29 11:54
鲁宏 发表于 2019-6-29 11:41
佳作欣赏!问好老师!

衷心感谢老师的鼓励。谢谢您!
作者: 蓝河    时间: 2019-6-30 06:02
采风大概就是这样子,溯本求源,乐此不疲。可见,益西老师对藏文化是多么热爱啊!
作者: 益西索朗    时间: 2019-7-1 15:48
蓝河 发表于 2019-6-30 06:02
采风大概就是这样子,溯本求源,乐此不疲。可见,益西老师对藏文化是多么热爱啊!

我坚信,如果老师去了高原,您也会爱上西藏,那里的人民,还有古老的藏文化。
作者: 蓝河    时间: 2019-7-2 16:05
是啊,我信!




欢迎光临 中国远山文学网 (http://www.zgysw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